m6平台登录入口山科智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12-21 11:47:48 | 来源: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作者:M6米乐手机登录APP入口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务、水利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水十条”、“智慧城市”、“节能减排”、“碳中和”以及《我国水表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的出台为智能水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务行业渗透与发展,智慧水务成为朝阳产业;《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等政策为智慧水利的发展拓宽道路,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中国共有660多个城市,2500多个县城和30000多个行政建制镇,每个城镇基本上都拥有给水排水系统,但大部分水务公司处于向智慧水务方向拓展的阶段。再加之现有的智慧水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标杆性企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新兴技术和智能工业的不断融合,这一产业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前景。
中国智慧水务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水务1.0阶段,以自动化控制为核心,着眼于工艺优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水务2.0阶段,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更多地在企业资源管理、移动应用、算法应用方面进行突破;水务3.0阶段,则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综合应用。随着政府逐步推进饮水工程及人们对饮水健康日益关注,智慧水务行业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目标:到2025年,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建成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在重点防洪地区实现“四预”,在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跨省重点河湖基本实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N项业务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1.0版;到2030年,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湖全面建成数字孪生流域,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2.0版;到2035年,各项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水源水质不容乐观,部分地区供水能力不足,渗漏严重,供水质量不达标,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供排水量持续增长,供排水管网迅速扩张,面对分散的管网、用户、泵站、水厂管理,要求水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能跟上快速的发展,因而水务部门和企业亟需建立一个支撑整个供排水管理的智慧水务平台。
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主要原因为供水管道腐蚀老化现象严重;管材较差,管道超限服役导致漏损现象严重;供水管网缺乏维护和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由于部分城市管道建立的时间较长,缺乏相关的资料,使得管理人员无法详细了解到供水管网的管材、管径、使用年限以及可能存在的漏损区域,导致后期供水管网的管理与维护较难整体运行效率较为低下。管网漏损不仅浪费水资源、增加供水企业成本,而且影响水质,给饮水安全带来隐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全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传统水利工程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其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安全事故等问题日益明显。这就促使我们反思传统水利理论,并开展了探索智慧水利建设项目。为规避工程盲点的相关风险,水利部提出了“四预”要求,以达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目的。如今,传统水利通过与数字孪生相结合,通过数据可视可控,做到水利“四预”,开创了智慧水利的新篇章。
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建设成为国家核心战略,水务行业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国家及部委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2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按“2522”的整体框架布局,夯实“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写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1年6月,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我国水表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水表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经营质量普遍改善;无线智能水表终端产品的出货量大幅递增,使行业整体销售规模有了较大幅度增长;智能水表与自动抄表系统等业务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有了质的改观。
2021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提出居民生活用水要实行阶梯价格制度,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设置应当不少于,各地应当积极推进城镇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具备条件的应当安装智能水表。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地下水管理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规定: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应当同时安装计量设施。已有地下水取水工程未安装计量设施的,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安装,单位和个人取用地下水量达到取水规模以上的,应当安装地下水取水在线计量设施,并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到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2022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新型基础化设施,发展智慧县城。推进县城运行一网统管,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化改造,部分智能电表和智能水表等感知终端。上述政策的相关要求将进一步加速智能水表的应用和推广。
2021~2025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十四五”期间,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供排水企业及工农业、企事业单位用水与节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工作进程的加快,直饮水供水系统的建设,这无疑都将为水表智能化发展和更新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机会。同时,传感技术(机电转换)、通信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和电磁超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会引导和促进智能产品使用功能完善;可见,在政策+技术双驱动,智能水表获发展动力,我国的水表行业在智能水表渗透率提升的大背景,当前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智慧城市的核心建设点之一就是建设智慧水务,利用水务物联网技术更加高效的管理城市水资源。智慧水务作为水务行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核心理念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感知水务企业生产、管网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海量感知数据进行传输、存储和处理,并基于统一融合和互联互通的智慧化信息平台,实施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涵盖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从而达到“智慧”状态,更好的实现供水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高水系统应急安全水平和运行管理效率。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推进农村水源保护和供水保障工程建设;
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联合发布了《“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规划提出,要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建设分区计量工程,逐步实现供水管网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管网改造、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一级评定标准的城市要进一步降低漏损率,未达到一级评定标准的城市要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到一级评定标准以内。可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城镇供水作为新城建的重要一环,相关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水务行业对于提升供水安全和降低水耗等的需求,推动了水务信息化的需求。
2022年1月,住建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和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确定的一级评定标准的地区,进一步降低漏损率;未达到一级评定标准的地区,控制到一级评定标准以内;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2022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司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自2023年4月1日起,城市供水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通知明确,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应急体系。
可见,城镇化的推进带动供水管网建设的持续发展。数字化、智慧化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全面智慧化的水务行业才能支撑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智慧水务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资产统一规划与维护管理,有效降低数据维护与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保证供水安全提供技术基础,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智慧水利是在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智慧型社会建设中产生的相关先进理念和高新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创新应用,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贯穿于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与水管理服务等体系,可概括为“物联感知、互联互通、科学决策、智能管理”。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智慧水利行业的发展政策。水利部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市场迎来新机遇。
2021年8月,水利部编制《“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提出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
2021年11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建成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在重点防洪地区实现“四预”,在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跨省重点河湖基本实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N项业务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1.0版。到2030年,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湖全面建成数字孪生流域,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能水利体系2.0版。到2035年,各项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022年水利部制定《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构建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以下简称“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2022年11月份国务院制定《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主要内容为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孪生流域,水网、水利工程加快建设。
202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服务工作的意见》指。
m6平台登录入口 上一篇:就地温度显示仪 下一篇:众瑞仪器发布ZR-5330AB型 智能质量流量计新